全球央行黃金購買放緩,但不會持續太久
今年受到金價大漲的影響,全球央行增持黃金儲備的速度大幅放緩。
近幾年全球各大央行成為了黃金市場最大的買家,持續大幅增持黃金儲備,但這一趨勢今年出現了變化。
花旗集團(Citigroup)指出,預計今年全球央行的黃金總需求在375噸左右,這將是數十年以來的最低水平,但之后預計回升到450噸左右。
匯豐銀行(HSBC Securities)則預計今年全年央行黃金需求400噸,將是近10年第二低的水平。
2018年和2019年全球央行增持的黃金儲備都在約600噸左右。
花旗表示,明年初俄羅斯央行可能會重新回到市場中,而中國央行預計也會繼續增持黃金。
過去幾年俄羅斯央行是全球最大的黃金買家,持續大幅增持黃金儲備。但今年4月,該國央行表示暫停購買黃金。
和央行購金放緩對比的則是今年全球黃金ETF增持強勁。
匯豐銀行首席貴金屬分析師James Steel表示,盡管過去兩年央行購金強勁而今年相對疲軟,但其實和歷史數據比較的話,今年的需求并不算太差。
“今年各國央行對黃金的需求落后于黃金ETF需求?!?/p>
今年也有一些央行選擇出售黃金,包括哥倫比亞央行、烏茲別克斯坦央行等,菲律賓央行也表示正在考慮出售黃金。
法國外貿銀行(Natixis SA)高級大宗商品分析師Bernard Dahdah表示,央行對黃金仍然有需求,不太可能回到上世紀90年代那樣施壓金價的狀態。
到2019年為止,全球央行的購金量已經連續10年為正值了。
本文源自黃金頭條